面对市场上“纯天然”“植物萃取”标签泛滥却难辨真伪的消费困境,中国日化行业在“健康中国”战略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迎来关键转型——洗涤用品的“天然”属性亟待从营销话术转化为可量化、可验证的科学标准。据调研数据显示,57.4%的消费者将成分安全性视为家清产品首要考量,69%关注健康属性,46.4%重视环保性,而“绿色”“天然”相关产品搜索量在2024年同比激增214%。然而,行业长期缺乏统一评判体系,导致“天然”沦为模糊的营销概念,甚至引发“智商税”争议。
在此背景下,由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组织制定的《洗涤用品天然来源指数的评估导则》应运而生,首次以原料溯源、天然成分占比、性能及环境影响四大维度构建量化评估体系,为“天然洗护”建立了科学量化的评估体系,彻底终结“天然”概念的模糊地带。随着标准落地,一场绿色科技守护健康、以透明认证重塑市场规则的洗涤革命已然揭幕:让当“天然”不再流于标签,用真天然、硬核数据让中国消费者真正告别选择焦虑,步入让人放心的天然洗护新时代。
标准如何为“天然”正名?
《评估导则》直击行业痛点,从原料溯源、天然成分占比、产品性能及环境影响四大维度进行综合评估。其核心在于建立了一套严密的计算法则:通过分析原料中天然成分分子量占比,结合配方中各成分用量与其天然指数的乘积,最终得出产品的“天然来源指数”。这不仅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,更与国际标准接轨。
消费者只需认准一个关键数字——85%。中国日用化工协会联合北京中轻联认证中心推动认证,只有天然来源指数达到或超过85%的洗涤产品,才有资格获得这份权威“天然”背书。
绿色基因贯穿全链,引领行业洗牌
这份标准的深远意义,更在于推动行业从营销噱头回归技术本质与绿色发展。“标准的出台让‘天然’不再是个营销概念,”业内专家指出,“它推动行业从概念炒作转向技术竞争,规范市场秩序,引导绿色需求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‘中国方案’。”
随着《评估导则》落地实施,洗涤用品市场迎来新一轮洗牌。真正具备绿色技术内核的企业将赢得未来,而消费者也将告别“天然”迷局,手握科学标尺,从此,“天然”不再是效能的妥协,而是更智慧的升级。
转载自:化工好料到haoliaodao.com
来源:表面活性剂发展中心